客户服务热线:021-64341962 / 021-54720229 / 021-64340840


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12-03 | 356 次浏览 | 分享到:
氢氧化钾活化法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于制备超高比表面积椰壳活性炭,而用来制备中孔活性炭的研究还较少。椰壳具有特殊的组织结构、密实度高、灰分低、机械强度高等特点,有利于微孔结构的生成,是制备活性炭的优质原料。 椰壳活性炭 以椰壳为原料,氢氧化钾KOH为活化剂,经过炭化和活化制得高比表面积的椰壳活性炭。椰壳活性炭厂家以椰壳纤维为原料用KOH和NaOH复合法制得的活性炭中孔发达,特别是2-4nm的较多,比面积可达2032㎡/g。在600℃炭化60分钟处理后的椰壳炭化料为原料,粉碎筛分至粒径<200mm。称取30g上述原料与质量分数50%的KOH溶液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后,经高温活化反应及一系列处理后即得高比表面积活性炭。 氢氧化钾和椰壳炭化料的反应机理大致归结分为3个阶段: 1.低温时活化剂自身脱水和炭材料表面官能团反应阶段。由于活化温度较低,不能提供足够的活化能使KOH和弱酸性的甲基、次甲基反应。 2.中温径向活化阶段。活化剂与原料表面含碳物质,包括甲基、次甲基等,发生消碳反应,即将原料表面 含碳物质转化为CO气体排出,从而在表面造孔。 3.高温横向活化阶段。 椰壳炭化料中的无定形碳与KOH活化反应而消耗掉,形成了活性炭的微孔。起初以径 向活化造孔为主,在炭材料表面形成大量的微孔。随着活化剂用量的增加,活化温度的升高,活化时间的增加,使得活化程度的明显提高,此时,活化过程虽然也有径向活化,但此时活化反应已明显变成以横向活化扩孔为主的活化过程,大量的微孔在此阶段由于孔壁的破坏而转化成大孔和中孔。 更多与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椰壳活性炭相关的文章: KOH活化法制备微孔型超级椰壳活性炭 椰壳活性炭被吸附物质混合物的摩尔体积计算方式 椰壳活性炭国家标准 椰壳净水活性炭与活性炭复合材料实验研究